水处理中常见的微型后生生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它们在生态学特性、功能及应用中各有特点:
一、轮虫(Rotifers)
-
形态特征
身体呈圆筒形,背腹扁宽,头部有带轮盘的口器,咽部含几丁质咀嚼器,尾部有分叉趾。2. 生态功能
以细菌、原生动物和有机颗粒为食,在废水生物处理中通过摄食和代谢活动净化水质,尤其对有机污染物降解有显著作用。
-
指示意义
活性污泥中轮虫数量多表明处理效果好,但过量存在可能预示污泥膨胀风险。
二、甲壳类动物(Crustaceans)
-
分类与分布
包括虾类、蟹类等,具有坚硬甲壳,水生浮游生活,广泛分布于淡水及海洋环境。
-
生态功能
以细菌和藻类为食,可控制水体中藻类过度繁殖,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捕食者。
-
应用价值
在氧化塘等环境中,甲壳类动物通过摄食作用减少藻类负荷,提升水质透明度。
三、线虫类(Nematodes)
-
形态特征
身体细长,具有鞭毛或刚毛,部分种类具有分节现象,常形成群落。
-
生态功能
以细菌、原生动物为食,参与有机物质分解,对水体营养循环有重要影响。
-
指示作用
线虫多样性可反映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异常变化可能提示污染或生态失衡。
四、其他常见种类
-
昆虫幼虫 :如蜻蜓幼虫(水虿),以水生植物为食,参与水体营养循环。
-
原生动物 :如变形虫、草履虫,通过摄食和代谢活动影响水质。
总结
这些微型后生生物通过捕食、分解和代谢作用,共同构成水体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网络。在污水处理中,它们不仅是重要的生物指标(如轮虫数量反映处理效果),也是实现水质净化的关键生物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