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残余尿量增多是排尿后尿液滞留膀胱的异常现象,通常由尿道梗阻或膀胱收缩功能障碍引起,常见于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
核心病因
尿道梗阻(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结石)或膀胱逼尿肌无力(如神经损伤、糖尿病)是两大主因。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压迫尿道最为常见,而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导致膀胱无法有效排空。 -
典型症状
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流变弱是典型表现,严重时可能出现尿失禁或反复尿路感染。长期残余尿增多甚至可能损害肾功能。 -
诊断与治疗
通过超声或导尿测量残余尿量,结合尿流动力学检查明确病因。治疗包括药物(如缓解尿道阻力的α受体阻滞剂)、手术(如前列腺切除)、间歇导尿或膀胱训练,需根据病因个体化选择。 -
高危人群与预防
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脊髓损伤患者风险较高。避免憋尿、适量饮水、定期泌尿系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
若出现排尿异常或残余尿量超标,应尽早就医排查病因,防止并发症。调整生活习惯结合规范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