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异常可能提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炎等心脏疾病,但也可能是生理因素、药物影响或电解质紊乱所致,需结合临床进一步诊断。
- 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室性早搏、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可能引发心慌、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
- 心肌缺血或冠心病:ST段压低、T波倒置等异常常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相关,典型表现为活动后胸闷、胸痛,需警惕心绞痛或心梗风险。
- 心肌炎或心肌损伤:低电压、ST-T改变等可能反映心肌炎症或坏死,多伴随乏力、气短等症状,需结合心肌酶等检查确诊。
- 生理性异常:窦性心律不齐、偶发早搏等可能因情绪紧张、运动或睡眠不足引发,若无症状通常无需治疗。
- 其他全身性疾病:甲亢、贫血、电解质紊乱(如低钾)或药物副作用(如洋地黄)也可能导致心电图改变,需排查原发病因。
发现心电图异常不必过度恐慌,但应及时就医,通过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进一步评估,避免延误潜在心脏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