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治疗药物
-
利尿剂(如呋塞米、布美他尼)
- 作用:缓解水肿、高血压,促进水分和盐分排出。
- 适用情况:急性肾衰竭伴水肿或慢性肾衰竭高血压控制不佳时。
-
降压药(如卡托普利、缬沙坦)
- 作用:降低血压,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
- 注意:需监测血钾,避免低血压。
-
纠正贫血药物(如促红细胞生成素)
- 作用:改善肾性贫血,提升血红蛋白水平。
- 用法:需定期注射,通常每周2-3次。
-
调节钙磷代谢药物(如骨化三醇、碳酸钙)
- 作用:控制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预防骨质疏松。
-
排毒药物(如尿毒清颗粒、肾衰宁片)
- 作用:辅助清除体内毒素,降低肌酐、尿素氮水平。
-
中药治疗(需辨证使用)
- 经验方:如朱良春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剂,结合中药灌肠(生大黄、丹参等)降低毒素。
二、注意事项
-
个体化治疗
- 药物需根据病因(如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免疫性肾病)和肾功能分期调整。
- 例如,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联合降糖药(二甲双胍、胰岛素)及SGLT2抑制剂。
-
避免肾毒性药物
- 如关木通、马兜铃等中药可能加重肾损伤,需严格遵医嘱。
-
综合管理
- 饮食控制:低盐、低蛋白、低钾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
- 替代治疗:严重肾衰竭需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三、紧急情况处理
急性肾衰竭若出现高钾血症、肺水肿等并发症,需立即就医,可能需静脉用药(如聚磺苯乙烯钠散降钾)或紧急透析。
总结
肾衰竭治疗需结合病因、并发症及个体差异制定方案,务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切勿自行用药或依赖偏方,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