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憋气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冠心病: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引发胸闷、憋气,尤其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心肌耗氧量增加的情况下容易发作。
- 心力衰竭: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导致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引起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如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常伴有胸闷、憋气、乏力等症状。
- 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心肌病会导致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进而出现胸闷、憋气、心悸、乏力等症状。
呼吸系统疾病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患者常感觉胸闷、憋气,尤其在活动后症状加重。
-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当接触过敏原、冷空气、运动等诱发因素时,气道会发生痉挛、狭窄,导致气流受限,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 肺炎:肺部受到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炎症反应。除了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外,严重时可导致气体交换障碍,出现胸闷、憋气的表现。
- 肺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堵塞,使肺组织血流灌注减少,导致呼吸困难、胸痛、胸闷、咯血等症状,病情通常较为危急。
其他疾病
- 贫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范围下限,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全身组织和器官缺氧,从而引起胸闷、憋气、头晕、乏力等症状。
-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加速机体新陈代谢,进而影响心脏功能,引发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
- 神经官能症:这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患者自觉胸闷、憋气,常伴有心悸、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但经客观检查,并无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