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常护理与饮食调理
- 保持肛门卫生:每日用温水清洁外阴,避免盆浴,选择淋浴以防感染;勤换卫生巾(建议每2小时更换一次),内裤和毛巾需开水烫洗并晾晒。
- 饮食调节:
- 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
- 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红枣),预防贫血。
- 避免辛辣刺激、烟酒等易加重出血的食物,选择温热、易消化的饮食。
二、中医辨证调理
- 脏热型(血色鲜红、口苦便秘):
- 方药:脏连丸加减(含生地炭、山茱萸、槐花炭等),可清热凉血止血。
- 中成药:槐角丸、地榆槐角丸等。
- 脏虚型(血色淡清、乏力头晕):
- 方药:黄土汤或补中益气汤(含黄芪、党参、灶心土等),以健脾益气、温阳止血。
- 中成药:人参归脾丸、知柏地黄丸等。
三、西医治疗建议
- 局部治疗:若为痔疮或肛裂引起,可用温盐水坐浴后外涂痔疮膏(如马应龙痔疮膏),必要时口服痔疮胶囊。
- 药物干预:
- 出血量多时,可短期服用云南白药胶囊、立止血等止血药。
- 若合并感染或炎症,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 手术治疗: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等器质性疾病,需通过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
四、注意事项
- 及时就医:经期便血可能与痔疮、子宫内膜异位症、肠道病变(如息肉、肿瘤)等有关,需通过肛门镜、结肠镜或妇科检查明确病因。
- 避免自行用药:长期或反复出血需警惕贫血或恶性病变,不可仅依赖食疗或中成药。
提示:以上调理方法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