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食调养
-
低铜饮食
- 禁食高铜食物:避免动物内脏(肝、肾)、海鲜(虾、蟹、贝类)、坚果(核桃、杏仁)、豆类(黄豆、豆腐)、全谷物(糙米、全麦)及巧克力等。
- 限制中高铜食物:减少猪心、血制品、菌类(香菇)、蔬菜(菠菜、芥菜)及部分水果(葡萄干、椰果)的摄入。
- 推荐低铜食物:选择精白米面、瘦肉(牛肉、鸡肉)、鸡蛋、牛奶、马铃薯、白菜、苹果等。
-
辅助排铜饮食
- 增加富含锌、硒的食物(如牡蛎、牛奶、瘦肉),锌可竞争性抑制铜吸收,硒促进铜排泄。
- 适量补充膳食纤维(如燕麦、糙米),帮助肠道排铜。
-
其他注意事项
- 避免使用铜制炊具和餐具。
- 慎用含铜的复合维生素或保健品。
二、药物治疗
-
驱铜药物
- 青霉胺:一线药物,需长期服用,促进铜从尿液排出,需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
- 锌剂(如硫酸锌):抑制肠道铜吸收,常与青霉胺联用,需注意服药间隔。
- 其他药物:如二巯基丁二酸钠,用于青霉胺不耐受者。
-
用药原则
- 需终身服药,不可擅自停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铜代谢指标。
三、日常管理与监测
-
定期随访
- 每3-6个月检查肝肾功能、血铜、尿铜及角膜色素环(K-F环)。
- 监测生长发育及药物副作用(如青霉胺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
家庭护理
- 避免接触铜制品,如铜质水龙头、餐具等。
- 家庭成员建议筛查,早期发现潜在患者。
四、心理与生活支持
- 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
- 保证充足营养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提示:先天性铜代谢障碍需综合管理,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