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肺吸虫病是由肺吸虫成虫寄生在脑部引发的寄生虫病,主要因生食或半生食含囊蚴的淡水蟹、蝲蛄或饮用疫水感染,典型症状包括头痛、癫痫、偏瘫及视力障碍,需通过药物(如吡喹酮)或手术干预治疗。
-
病因与感染途径
病原体为卫氏并殖吸虫,幼虫通过肠道穿透膈肌移行至脑部,成虫在脑组织内移行和代谢物沉积导致机械损伤及免疫反应。生食淡水水产是主要感染源。 -
核心症状
根据侵犯脑区不同,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炎症反应(发热、脑膜刺激征)、脑组织刺激(癫痫、幻觉)或破坏性症状(瘫痪、失语)。部分患者合并胸肺型(咳铁锈色痰)或腹型(腹痛、便血)。 -
诊断与治疗
病原诊断依赖脑脊液或粪便查虫卵。药物治疗首选吡喹酮,疗程需足量;占位性病变或慢性病例需手术减压或病灶切除。早期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预防的关键是避免生食高风险水产,流行区居民需彻底煮熟食物。若出现不明原因神经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