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亚急性骨髓炎是一种由低毒力细菌引起的慢性骨感染,特点是起病隐匿、症状轻微(如局部疼痛但无发热),多因急性期治疗不充分或抗生素使用后细菌毒力减弱所致。关键治疗手段包括长期抗生素疗法(4-7周)和必要时手术引流,早期干预可避免骨质破坏。
疾病特点与表现
- 症状隐蔽:患儿通常仅表现为局部轻微疼痛或不适,软组织肿胀不明显,易被忽视。
- 病因特殊: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但细菌毒力较低,多与抵抗力增强或抗生素使用后细菌变异有关。
- 分型多样:根据影像学可分为干骺端中心性病变、骨皮质破坏伴纵向扩散等类型,需通过X线或细菌培养确诊。
治疗与预后
- 抗生素优先:初始采用广谱抗生素联合治疗,后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疗程需足量足时(至少4周)。
- 手术辅助:若药物治疗无效或局部恶化,需手术清除病灶并引流脓液,术后仍需持续抗感染。
- 预后良好:多数患儿经规范治疗可完全康复,但延误治疗可能导致骨质破坏或椎骨塌陷。
家长若发现孩子持续肢体疼痛,应及时就医排查,避免病情进展为慢性骨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