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原与传播
- 病原体:犬复孔绦虫成虫长约10-50厘米,头节有吸盘和小钩,孕节含大量虫卵。
- 传播途径:人因接触携带绦虫卵的跳蚤(如犬栉首蚤、猫栉首蚤)而感染。跳蚤幼虫吞食虫卵后发育为似囊尾蚴,人误食后约3周发育为成虫。
2. 症状表现
- 常见症状:多数感染者无明显症状,严重者(尤其是儿童)可能出现:
- 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泻。
- 肛门瘙痒:因孕节片自动从肛门逸出引发。
- 其他:烦躁不安、体重减轻、贫血(面色苍白、乏力等)。
3. 诊断方法
- 粪便检查:发现虫卵或孕节是确诊依据,常用透明胶纸拭子法或棉签拭子法。
- 血液检查: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贫血或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4. 治疗与预防
- 药物治疗:
- 首选药物:吡喹酮,可有效驱虫,副作用较轻(如头晕、乏力)。
- 其他药物:甲苯达唑、阿苯达唑等广谱驱虫药。
- 预防措施:
- 定期给宠物驱虫和灭蚤,避免儿童接触宠物粪便。
-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勤洗手。
5. 并发症与预后
- 并发症: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肠道炎症、出血及贫血。
- 预后:多数患者规范治疗后可治愈,但未及时治疗者可能因贫血等并发症影响健康。
若出现疑似症状(如持续腹痛、肛门瘙痒等),建议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