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后综合症(Reiter综合征)是一种以结膜炎、尿道炎和关节炎三联征为特征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多发于痢疾感染后的男性儿童。患者会经历眼部红肿刺痛、排尿灼痛及关节肿胀僵硬的典型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皮肤溃烂或永久性视力损伤。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与感染后的异常免疫反应密切相关,需通过抗炎治疗和症状管理控制病情发展。
痢疾后综合症最直观的感受是突发的眼部不适,如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约持续1-2周。这种炎症可能蔓延至角膜,导致视物模糊,少数患者甚至出现虹膜炎引发的剧烈眼痛。与此泌尿系统症状表现为排尿时的灼烧感,伴随尿道分泌物增多,但尿检却无细菌感染证据。这种矛盾现象常让患者感到困惑。
关节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4周显现,膝关节和踝关节会出现对称性红肿,晨起时僵硬感明显。急性期关节腔内积液可使活动严重受限,简单如步行都可能引发刺痛。约30%患者伴随掌跖部位的皮肤病变,初期为红斑水疱,破溃后形成触痛性溃疡,愈合后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
全身反应包括持续低热、乏力倦怠,部分患者描述为"像重感冒未愈的状态"。儿童可能出现39℃以上高热并伴随食欲骤降,这种消耗性症状易被误认为痢疾复发。值得注意的是,症状严重程度与先前痢疾的病程并不直接相关,轻症痢疾也可能引发显著的综合症表现。
若出现上述多重系统症状,需警惕痢疾后综合症可能。尽管部分病例可自愈,但及时使用抗炎药物能有效预防关节畸形等后遗症。日常护理中应注重眼部清洁、关节保暖,并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因非细菌感染所致)。康复期间高蛋白饮食和适度关节活动有助于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