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房棘球蚴病是一种由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泡型棘球蚴)寄生人体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又称为泡球蚴病或多房性包虫病。以下从定义、病因、症状、传播途径及治疗方法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定义
多房棘球蚴病是一种病程较长、具有隐袭性进行性特点的慢性寄生虫病。它主要表现为肝脏的慢性损害,与囊型包虫病相比,在生物学、流行病学、病理学和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有显著不同。
2. 病因
多房棘球蚴病由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引起,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传播:
- 传染源:狐狸、野狗、狼等野生动物是主要传染源。在中国,宁夏地区以红狐为主,四川甘孜州则以野犬为主。
- 传播途径:
- 直接感染:通过接触狐狸或野狗的尸体、生皮毛,或摄入虫卵而感染。
- 间接感染:虫卵污染土壤、植物、水源或蔬菜水果等,人误食后感染。
3. 症状
多房棘球蚴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肝脏的慢性损害,具体包括:
- 肝区疼痛:因幼虫侵害肝脏引起,疼痛性质多样,如隐痛、胀痛或刺痛。
- 肝肿大:随着病情发展,肝脏逐渐肿大,质地变硬,表面不平。
- 消化不良: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 体重下降:由于消化不良和肝脏功能受损,患者可能出现营养不良。
- 黄疸:病情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小便深黄,大便呈白陶土色。
4. 传播途径
多房棘球蚴病的传播途径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
- 直接传播:接触狐狸或野狗的尸体、生皮毛,或摄入虫卵。
- 间接传播:虫卵污染土壤、水源、蔬菜水果等,人误食后感染。
5. 治疗方法
多房棘球蚴病的治疗以早发现、早根治为原则,主要方法包括:
- 手术治疗:
- 根治性手术:如肝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法,需在早期进行,以避免并发症。
- 姑息性手术:适用于晚期患者,但需配合抗感染治疗。
- 药物治疗:
- 阿苯达唑:常用于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或无法手术患者的治疗,通常需服用30天为一个疗程。
- 甲苯达唑:可作为替代药物,但疗效有限。
总结
多房棘球蚴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寄生虫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病情进展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触狐狸、野狗等野生动物,不饮用生水,不吃未清洗的蔬菜水果等。如怀疑感染,应尽早就医,争取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