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入异物是常见的急症之一,尤其多见于婴幼儿和精神病患者。吞入的异物种类繁多,如硬币、纽扣、别针等,大多数情况下可通过消化道自行排出,但某些异物可能嵌顿在胃肠道,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肠穿孔、腹膜炎等。
吞入异物的病因
-
儿童行为:儿童常因好奇将物件放入口中玩耍或误食,导致异物吞入。
-
成人行为:成人多因进食时粗心大意或精神不集中而误咽异物。
-
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患者或企图自杀者可能故意吞入异物。
吞入异物的症状
-
无症状:多数小而光滑的异物可无症状地通过消化道。
-
上腹痛:尖锐异物可能损伤胃肠道黏膜,引起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
梗阻:异物可能嵌顿在胃肠道狭窄部位,导致幽门梗阻或产生痉挛性疼痛。
-
胃肠穿孔:异物长期嵌顿可引起局部溃疡和穿孔,表现为持续性腹痛、腹胀、压痛、反跳痛等腹膜炎症状。
吞入异物的治疗方法
-
非手术治疗:对于大多数异物,非手术治疗是首选。包括观察等待异物自然排出、内镜下取异物等方法。
-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较长、较尖以及数量过多的异物,或伴有消化道出血、梗阻等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吞入异物的预防措施
-
加强监管:家长应密切看护孩子,避免其将危险物品放入口中。
-
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物残渣滞留。
-
细嚼慢咽:进食时细嚼慢咽,避免谈笑、惊吓等导致误咽。
-
及时处理义齿松动:老年人应及时修复损坏的义齿,避免误咽。
-
检查食物:进食前仔细检查食物中是否混有鱼刺、骨片等异物。
总的来说,吞入异物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其病因多样且症状复杂。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吞入异物,我们需要从加强监管、注意口腔卫生、细嚼慢咽等多个方面入手。一旦发生吞入异物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