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圆线虫病是由粪类圆线虫寄生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全球感染者超5000万。 多数患者无症状,但免疫抑制者可能出现致命性超感染综合征(死亡率达50%-80%),典型症状包括皮肤荨麻疹、肺部炎症及消化道问题。
-
病因与传播
- 病原体为粪类圆线虫,幼虫通过皮肤接触污染土壤或粪-口途径感染人体,移行至肠道成熟。卫生条件差地区、精神病院或日托中心易发人传人感染。
-
症状表现
- 皮肤:幼虫侵入处出现瘙痒性荨麻疹(如臀部、肛周),称为“幼虫流”。
- 肺部:咳嗽、哮喘、咯血,X线显示间质浸润或脓肿。
- 消化道:腹痛、腹泻、呕吐,严重时导致肠梗阻或大出血。
- 超感染综合征:免疫抑制者幼虫扩散至脑、肝等器官,引发脑膜炎、败血症,死亡率极高。
-
诊断与治疗
- 粪便检测幼虫(检出率25%,多次检查可提升至85%),血清ELISA辅助诊断。
- 首选药物伊维菌素(副作用小)或噻苯达唑(重症需连用5-7天),治愈需多次复查。
-
预防措施
- 避免赤脚接触土壤,注意饮食卫生,免疫抑制治疗前需排查感染。
提示:有疫区接触史或免疫缺陷者出现不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应警惕类圆线虫病,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