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在历史上确实曾属于常州,但这一归属关系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古代无锡长期隶属常州
无锡自公元前202年汉高祖时期设县,至隋朝设立常州府时,无锡成为其辖区内的一个县。此后,无锡在元、明、清各代均隶属于常州府管辖,直至1983年设立地级市前,无锡的大部分区域(除金坛、溧阳)均属常州府。
二、1913年行政区划调整
1913年国民政府撤销常州府,原常州府辖区被瓜分,无锡因经济发达、人口众多,逐渐脱离常州管辖,成为江苏省直属的县级市。这一调整标志着无锡与常州在行政上正式分治。
三、现代无锡与常州的行政关系
-
无锡市区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无锡一直是江苏省辖市,从未再属常州。
-
无锡市代管区域 :1978年前,无锡市代管江阴、宜兴,形成无锡大市格局,但江阴、宜兴仍为县级市。1992年撤县设市后,江阴、宜兴成为独立县级市,无锡与常州市分属不同省份(无锡属江苏,常州属江苏但为地级市)。
总结
无锡与常州的历史联系可概括为: 古代无锡长期隶属常州府,但现代行政划分中两者已分属不同城市 。无锡市区自建国后始终为江苏省辖市,而常州则发展为地级市。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渊源,也体现在两地的文化、经济交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