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因与传播
嵌杯样病毒通过污染的食物(尤其是贝壳类)、水源或呼吸道传播,具有强传染性,易在人群密集场所(如托幼机构、敬老院)引发聚集性感染。病毒颗粒直径约30纳米,表面有独特空洞结构,目前已知有5个血清型。 -
症状表现
- 儿童:以频繁呕吐为主,可能伴随发热、皮疹,6-24月龄婴幼儿症状较重。
- 成人:多为水样腹泻,每日3-10次,可能伴恶心、腹痛、头痛,病程通常3-6天。
- 并发症: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肠套叠、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脑炎等严重情况。
-
诊断与治疗
- 诊断:通过粪便病毒检测、血常规(淋巴细胞增多)及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 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如口服补液盐纠正脱水、蒙脱石散止泻,严重时需静脉补液。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
-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海鲜,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感染后需隔离至症状消失,防止粪-口传播。
该病多为自限性,多数患者1周内康复,但婴幼儿、老年及免疫力低下者需警惕重症风险。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意识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