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梅毒的病因主要是苍白密螺旋体感染。具体介绍如下:
-
发病机制
- 人感染梅毒螺旋体后,螺旋体在体内大量繁殖,并随着血液播散至全身。通常在感染人体3~18个月后,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累及脊髓,引发脊髓痨、梅毒性脊膜脊髓炎和脊髓膜血管性梅毒等疾病。
-
传播途径
- 性接触传播:这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通过与梅毒患者发生性接触,包括阴道、肛门或口腔性行为,导致感染苍白密螺旋体,进而可能累及脊髓。
- 母婴垂直传播:妊娠期梅毒孕妇体内的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和脐静脉传染给胎儿,使胎儿感染梅毒,若未及时治疗,胎儿出生后可能会发展为神经梅毒,包括脊髓梅毒。
- 血液传播:接受被苍白密螺旋体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如输血、共用针头等,也可能感染梅毒螺旋体,从而引发脊髓梅毒。
预防脊髓梅毒的关键在于避免不洁性行为、注意输血安全、及时规范治疗孕妇梅毒等,以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