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可能会有后遗症,具体情况如下:
- 溶血尿毒综合征(HUS)相关后遗症:部分病情严重的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者可并发 HUS,表现为苍白无力、血尿、少尿、无尿、皮下黏膜出血、黄疸、昏迷、惊厥等。即使经过治疗,患者在 HUS 恢复后,也可能存在一些后遗症,如高血压、慢性肾病等。这是因为在 HUS 发生过程中,肾脏等器官受到了损伤,影响了其正常功能。有研究表明,HUS 患者约有 20% - 50% 会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如癫痫、认知障碍等,这可能与脑部微血管损伤有关。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相关后遗症:少数患者可能并发 TTP,发病较急,进展迅速,患者多表现为头痛、意识恍惚、皮肤黏膜及视网膜出血等。TTP 得到控制后,患者也可能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这是由于脑部小血管血栓形成,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影响了神经功能。由于全身小血管受损,还可能对心脏、肝脏等器官功能产生长期影响,引发心功能不全、肝功能异常等问题。
- 肠道功能紊乱:即使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也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便秘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在感染得到治疗后持续一段时间,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肠道易激综合征,表现为长期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这是因为肠道黏膜在感染过程中受到损伤,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需要一定时间来恢复。
不过,大多数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患者如果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可在 5 - 10 天内痊愈,且不会留下明显的后遗症。但少数患者,尤其是儿童、老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并发症和后遗症的风险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