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与病因
食管穿透性损伤包括穿孔(较小孔洞)和破裂(全层裂缝),常见病因包括:
- 医源性创伤:如食管镜检查、手术操作不当等;
- 异物损伤:误吞鱼刺、鸡骨等尖锐物体;
- 外伤:胸部撞击、刀刺伤等;
- 食管病变:如食管癌、化学性灼伤等;
- 自发性破裂:暴饮暴食后剧烈呕吐导致食管压力失衡。
二、典型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
- 胸骨后痛(嗓子至腹部疼痛);
- 吞咽困难、呕血或黑便;
- 皮下气肿(颈部/胸部皮肤下气泡);
- 发热、呼吸急促。
三、治疗方法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
- 保守治疗:适用于小穿孔或无感染患者,包括禁食、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和营养支持;
- 内镜治疗:放置支架或修补穿孔;
- 手术治疗:严重者需开胸修补或切除部分食管。
四、风险与预后
- 高病死率:未及时治疗者病死率高达86%,24小时内干预可降至9%;
- 并发症:纵隔炎、气胸、脓胸等,甚至危及生命。
五、预防建议
- 避免吞食尖锐异物,细嚼慢咽;
- 食管检查时配合医生操作,减少医源性损伤。
若出现胸痛、呕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