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地丝菌病是由念珠地丝菌(Geotrichum candidum)引起的肺部真菌感染性疾病,属于支气管肺部病变。其病原体为地丝菌属真菌,可通过呼吸道、口腔黏膜或皮肤侵入人体,并在免疫功能低下时引发感染。
关键信息
-
临床表现
- 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黏液或胶质样痰,部分患者痰中带血丝,伴随低热、乏力、胸闷及呼吸困难。
- 严重感染者可能出现败血症,并发皮肤红斑、皮下脓肿、口腔黏膜白斑,以及肠道感染引起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
-
好发人群
- 常见于免疫力低下者,如糖尿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器官移植术后患者)。
-
诊断方法
- 病原学检查:痰液或黏膜组织涂片可见长方形关节孢子,痰培养阳性可确诊。
-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显示肺叶斑片状浸润影,部分伴有薄壁空洞。
-
治疗与预后
- 药物治疗:以抗真菌药物为主,如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等。
- 一般治疗:包括提高免疫力、对症支持治疗等。
- 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或治愈,但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可能预后不佳或反复发作。
-
争议与注意事项
- 传染性:不同来源存在分歧,部分指出无明确传染性,也有认为可能通过呼吸道传播。
- 流行病学:目前缺乏明确流行病学数据,患病率尚不明确。
该病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综合诊断,治疗需根据患者免疫状态个体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