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圆形,深黄色,有金边
野生桑黄的特征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判断:
一、外观形态
- 形状与大小
呈半圆形或类灵芝状,直径通常为5-20厘米,厚度达1.5-10厘米。 极少数特大型个体(如55厘米×45厘米)属罕见情况。
- 表面特征
表面有龟裂纹理,边缘光滑,质地厚实。新鲜时呈鲜黄色,晒干后变为深黄色或褐色,边缘可能出现金黄色镶边。
- 年轮与质地
菌肉肥厚细密,横切可见明显年轮状纹理,质地轻如海绵,干燥后呈天鹅绒般细腻。
二、生长环境
- 寄生于桑树、杨树、柳树等阔叶树的枯朽枝干,偏好阴湿环境,常覆盖草根或树叶。
三、鉴别要点
- 金边特征
野生桑黄金边明显且厚重,年份越长金边越少且不规则。 - 若金边淡且细小,可能是杂树桑黄。
- 气味与用途
新鲜时微有淡淡气味,干燥后无味。作为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
四、稀有性与价值
- 野生桑黄生长周期长(需数十年),产量极低,因此极为稀有且价值高昂。- 传统上被视为“树舌”,与灵芝并称“仙草”,常用于高端装饰或药用。
注意 :野生桑黄受法律保护,非法采挖可能触犯法律。建议通过专业机构鉴定后,选择合法途径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