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紫共振指标”的公式,不同来源存在差异,需结合具体定义和计算逻辑进行区分:
一、传统技术分析中的双紫共振
传统双紫共振指标主要基于布林带(BOLL)的上下轨交叉信号,当上轨向上穿越中轨时形成买入信号,下轨向下穿越时形成卖出信号。其核心公式为:
$$ BOLL_{上轨} = MA(CLOSE,20) + 2 \times STD(CLOSE,20) \ BOLL_{中轨} = MA(CLOSE,20) \ 信号判断:上轨 \向上穿越中轨 \rightarrow 买入信号 \ 信号判断:上轨 \向下穿越中轨 \rightarrow 卖出信号 $$
该指标通过布林带宽度变化判断市场波动性和趋势转折点。
二、通达信软件中的双紫共振公式
部分投资者在通达信软件中采用自定义公式实现双紫共振,例如:
$$ V1 = MA(CLOSE,10) \ V2 = MA(CLOSE,30) \ CROSS(V1, V2) \rightarrow 金叉信号 \ CROSS(V1, V2, 0) \rightarrow 死叉信号 $$
该公式通过10日均线与30日均线的交叉判断趋势,未涉及波动性指标,侧重趋势判断。
三、其他变体公式
- 波动率交叉版 :
$$ volatility_{快} = STD(CLOSE,10) \ volatility_{慢} = STD(CLOSE,30) \ CROSS(volatility_{快}, volatility_{慢}) \rightarrow 波动加剧信号 $$
结合趋势信号使用,可判断市场动能变化。
- 多因素综合版 :
$$ 双紫共振 = \frac{收盘价 \times 权重系数 + 成交量 \times 活跃度系数 + 市场情绪指数 \times 情绪影响系数}{总系数} $$
通过引入成交量、情绪等辅助因素,提升判断准确性。
四、注意事项
-
参数调整 :不同公式中移动平均线周期(如10日、20日)需根据市场波动性调整,短线交易可缩短周期以提高灵敏度。
-
验证有效性 :建议通过回测或实盘验证指标的稳定性和适用场景,避免盲目依赖单一指标。
建议根据交易策略和风险偏好选择合适公式,并结合其他分析工具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