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心特征
- 典型面容:患儿具有特征性“鸟状面容”,即下颌显著后缩,形似“鸟嘴”。
- 三联征:常合并腭裂(发生率50%-68%)、舌下垂及吸气性呼吸道阻塞。舌根因下颌支撑不足后垂,导致口咽狭窄,引发呼吸困难,尤其在仰卧位时加重。
2. 病因与危险因素
-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与胚胎期(妊娠前4个月)下颌髁状突发育受阻有关,可能与胎内巨细胞病毒感染、孕期营养不良、药物/辐射暴露等因素相关。
- 危险因素:孕早期感染、吸烟、饮酒、接触辐射等环境因素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3. 临床表现
- 呼吸系统:轻症仅在仰卧时出现喘鸣,重症可致窒息、肺不张或吸入性肺炎。
- 喂养困难:因舌后坠和气道阻塞,患儿吸吮无力,易呛咳,导致营养不良和生长迟缓。
- 并发症:约20%伴心血管畸形(如动脉导管未闭)、眼缺陷、耳聋等,长期缺氧可引发肺动脉高压、肺心病。
4. 诊断与治疗
- 诊断:根据典型临床表现(鸟状面容、腭裂、舌下垂)即可确诊,必要时结合影像学(如CT)评估气道阻塞程度。
- 治疗:
- 保守治疗:轻症可通过侧卧位哺乳、加强营养改善症状。
- 手术治疗:重症需行下颌骨牵引成骨术或正颌手术矫正畸形,严重呼吸困难者需气管插管或呼吸机辅助通气。
- 并发症管理:抗生素控制感染,祛痰药改善呼吸道通畅。
5. 预后
- 早期干预(如手术矫正)可显著改善预后,但若未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30%-65%,多因呼吸衰竭或并发症(如肺炎)导致。
6. 预防
- 孕期避免感染、药物滥用及接触有害物质,定期产检以降低风险。
小颌畸形综合征是一种需多学科协作管理的先天性疾病,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对改善患儿生存质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