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口狭窄是否遗留后遗症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方式密切相关,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术后可能遗留的后遗症
-
残余狭窄与右心室功能异常
若手术中未完全解除狭窄或补片加宽不足,可能导致右心室射血阻力持续存在,出现活动后心悸、气促等症状,严重时需二次手术。 -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手术中过度切开肺动脉瓣或使用跨瓣环补片,可能引发瓣膜反流,长期可能加重右心室负担,但多数患者可耐受,严重者需进一步干预。 -
右心室壁瘤形成
因右室流出道补片过度扩张或肌肉切除过多,术后可能形成室壁瘤,导致心包积液、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
低心输出量综合征
术后心脏收缩功能受损可能引发低血压、休克,需紧急处理。
二、未规范治疗可能出现的长期后遗症
-
右心衰竭
长期右心室超负荷工作会导致心肌肥厚、失代偿,出现下肢水肿、腹水等体循环淤血表现。 -
全身缺氧及器官损伤
狭窄导致肺血流量减少,引发脑缺氧(头晕、晕厥)、运动耐力下降,甚至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
心律失常风险增高
右心室压力升高可诱发房颤、室速等心律失常,严重时导致心脏骤停。
三、治疗后需长期关注的问题
即使手术成功,患者仍需定期监测右心室功能、肺动脉瓣反流程度及残余压力差,部分患者可能因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出现渐进性心脏扩大或代偿性心肌肥厚。
及时规范的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后遗症风险,但术后仍需终身随访以评估心脏功能。未治疗的严重狭窄几乎必然导致不可逆性心脏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