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9年
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截至2025年3月25日,距今已有 639年 历史。以下是相关补充信息:
-
历史沿革
-
钟楼原址为西大街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1582年)因城市发展迁至现址,成为西安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点。
-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和乾隆五年(1740年)曾两次重修,2002年成为西安博物馆的一部分。
-
-
建筑特色
-
总高36米,基座边长35.5米,采用明代建筑风格,下层为砖石结构,上层为木结构楼体。
-
现存仿制品为唐代景云钟(711年铸造),原钟已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
-
文化意义
-
钟楼与鼓楼共同构成西安古城“钟鼓楼”地标,是汉唐时期城市规划“十”字形的核心建筑。
-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常以此建筑为背景,成为西安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