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的生产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原料要求 :
-
可用原料 :主要来源于动植物,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饼粕、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产生的固体废物等。这些天然有机物料需经过无害化处理和腐熟后用于生产有机肥。
-
禁用原料 :禁止选用粉煤灰、钢渣、污泥(除经分类陈化后的厨余废弃物外)、含有外来入侵物种物料和法律法规禁止的物料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原料。
- 技术指标要求 :
-
有机质含量 :以烘干基计,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应不低于30%。有机质是有机肥的重要成分,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
总养分含量 :总养分(氮 + 五氧化二磷 + 氧化钾)的质量分数(以烘干基计)应不低于4.0%。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有机肥料的肥效。
-
水分含量 :鲜样的质量分数一般要求不高于30%。水分含量过高会影响有机肥的储存和运输,还可能导致肥料在储存过程中发生霉变等问题。
-
酸碱度 :pH值在5.5 - 8.5之间。适宜的pH值范围有利于有机肥中的养分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同时也不会对土壤的酸碱度造成过大的影响。
- 有害物质限量要求 :
-
重金属 :总砷含量应不高于15mg/kg、总汞含量应不高于2mg/kg、总铅含量应不高于50mg/kg、总镉含量应不高于3mg/kg、总铬含量应不高于150mg/kg。这些重金属如果超标,会对土壤和农作物造成污染,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
微生物指标 :有机肥料中的微生物活性是衡量其生物活性的重要指标,包括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通常要求蛔虫卵死亡率≥95%,粪大肠菌群数≤100个/g。
- 外观要求 :
-
颜色 :通常为褐色或灰褐色。
-
形状 :呈粉状或粒状。
-
均匀度 :均匀,无恶臭,无机械杂质。
- 生产工艺 :
-
原料配比 :例如,每吨原料配比牛粪500公斤+鸭粪300公斤+菌渣200公斤+RW菌剂100克。
-
发酵 :将功能性的菌剂和发酵好的有机肥按比例均匀添加到有机肥堆放发酵7天后可达到生物有机肥标准。
-
分筛加工 :将发酵好的生物有机肥进行分筛入库。
-
造粒 :将加工好的功能性纯生物有机肥进行造粒。
-
烘干、冷却、包装 :刚造好的颗粒水分含量较大,需要将水分烘干至有机肥标准20%以下,然后进行冷却和包装。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有机肥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保护土壤和农作物健康,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