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因短期内暴露于大剂量放射线(如碘131治疗或核事故)引发的甲状腺急性炎症反应。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带来以下后果:
1. 症状加重
- 局部症状:颈部疼痛、肿胀、触痛、皮肤瘙痒和压迫感可能持续或加重。
- 全身症状:可能出现发热、乏力、心悸、多汗、头昏和手颤等甲亢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甲状腺危象,表现为极度高热、心率加快(每分钟140次左右)以及烦躁不安等。
2. 甲状腺功能异常
-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由于甲状腺滤泡被破坏,大量甲状腺激素迅速释放入血,可能引发一过性或持续性的甲亢症状。
-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如果甲状腺组织因放射线损伤而无法恢复,可能导致永久性甲减,患者需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3. 甲状腺危象
- 在严重病例中,甲状腺激素的过量释放可能导致急性甲状腺激素毒血症,引发甲状腺危象。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大汗、恶心呕吐、谵妄昏迷,甚至心衰休克,严重威胁生命。
4. 其他潜在影响
- 放射性损伤可能进一步破坏甲状腺组织,影响其正常功能。
- 长期未治疗可能增加甲状腺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如颈部脓肿形成或压迫周围组织导致吞咽困难。
建议
急性放射性甲状腺炎的治疗通常包括:
- 药物治疗:使用非甾体消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减轻炎症反应。
- 对症支持治疗:如补充营养、镇静剂缓解焦虑等。
- 避免放射性治疗:在病情控制后,避免进一步放射性碘治疗。
急性放射性甲状腺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症状加重、甲状腺功能异常,甚至危及生命。建议患者尽快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接受规范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