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院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要求,结合科室巡查实际情况,现将自查自纠工作汇报如下:
一、组织架构与管理机制
-
成立专项工作组
科室成立病媒生物防制领导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明确医护、后勤人员职责分工,制定《病媒生物防制应急预案》及操作规范。 -
完善制度文件
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文件,修订《病媒生物孳生地管理制度》《消杀记录台账》,细化药品使用、器械维护等流程。
二、自查范围与重点区域
-
重点区域排查
针对医疗废物暂存处、检验科实验室、食堂操作间、下水管道、病房卫生间等高风险区域,检查防鼠板、防蝇帘、灭蚊灯等设施完整性,核查垃圾清运频次及消毒记录。 -
病媒生物类型分析
结合医院环境特征,重点监测以下病媒生物:- 鼠类:褐家鼠、小家鼠(主要分布于库房、管道井);
- 蚊蝇:淡色库蚊、家蝇(孳生于积水容器、医疗废水区);
- 蟑螂:德国小蠊(集中出现于食堂、配餐间)。
三、发现问题清单
-
防制设施不达标
医疗废物暂存处防蝇帘破损2处,检验科实验室入口未安装自动闭合门,存在鼠类侵入风险。 -
卫生死角未清理
住院楼排水沟堆积落叶形成积水,食堂后厨地漏未封闭,成为蚊虫孳生地。 -
监测记录不完整
消杀记录存在漏填现象(如4月3日、4月7日未登记药品使用量),未建立蟑螂密度动态监测档案。 -
人员培训不足
新入职护工未掌握“四害”消杀操作规范,部分医务人员对病媒传播疾病认知不足。
四、整改措施与时限
整改事项 | 具体措施 | 责任部门 | 完成时限 |
---|---|---|---|
设施缺陷修复 | 更换破损防蝇帘,加装实验室自动闭门器,全院管道井封堵孔洞≤6mm | 后勤科 | 2025.04.15 |
环境卫生整治 | 清理排水沟淤积物,食堂地漏加装防虫网,医疗废物暂存处实行“日产日清+定时消杀”双管控 | 院感科 | 2025.04.12 |
档案规范化管理 | 启用电子化消杀记录系统,增设蟑螂粘捕盒并每周统计捕获数量 | 信息科 | 2025.04.20 |
全员培训考核 | 组织《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指南》专题培训,覆盖医护人员、保洁及食堂人员,考核合格率需达100% | 医务科 | 2025.04.18 |
五、长效机制建设
-
动态监测机制
每月开展1次全院病媒生物密度监测,重点科室(如检验科、供应室)实行周巡查制度,数据纳入科室绩效考核。 -
联防联控机制
与属地疾控中心建立信息互通渠道,引入第三方专业消杀公司开展季度全面消杀,确保防制效果可持续。
备注:本报告整改情况将于2025年4月25日前提交院感管理委员会复核,并持续跟踪防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