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登山杖的正确使用方法:
- 调整长度:
- 先将登山杖全部旋松,手持登山杖站在平面上。手臂自然垂下,以手肘为支点,将前臂抬起到跟上臂成 90°,再将登山杖的尖端向下调整到接触地面;或者将登山杖顶部置于腋下 5-8 厘米,然后将杖尖向下调整到接触地面为止,最后将登山杖的支杆全部锁紧。
- 一般来说,下山时登山杖可适当调长,上山时则可稍短,不用时可收缩更短以便绑在背包上。调整时不要超过登山杖上所显示的最大调整长度。
- 正确握持:把腕带拿起来,从腕带的下方穿入,将带子压在虎口部位,然后再轻轻地抓住把手,透过腕带来支撑登山杖,而非紧紧抓着把手施力。这样下坡时,登山杖所承受的冲击力可通过腕带传导到手臂上;上坡时,手臂的推力也能借由腕带传到登山杖产生助力。
- 不同地形使用技巧:
- 平路及平缓上坡:如同平常走路一样,保持相同节奏。右手臂在左脚向前时顺势将登山杖往前带,杖尖不要超过身体前面,然后顶住地面向后推,左手与右手交互做同样动作。也可以将握把朝前,杖尖置于自己脚后 20-30 厘米处,用手轻轻向后推动腕带,利用惯性通过反作用力把身体向前推进。
- 较倾斜陡坡:手臂要往前将登山杖置于身体前面,利用其支撑身体往上,减轻腿部压力。必要时可同时用两只登山杖做爬升动作,推身体往上时,手掌可放在登山杖顶部加强推的力量。
- 下缓坡:自然迈步,登山杖一前一后,前面的登山杖支撑的同时迈步,后面的登山杖轻点地面即可,这样可保证速度,并将一部分落地冲击力转移到手臂上,减缓对膝关节的冲击。登山杖长度与平路、缓上坡时一样,或适度调长。
- 下陡坡:将两个登山杖先全部杵在前方地面,支撑好后再移动重心,保证下坡时永远三点触地,利于稳定身躯。下坡坡度越陡,登山杖的长度要越长,尽量保持上身挺立姿势,维持身体重心。
- 横切:横切前,双侧登山杖要调节成一长一短,地形高处用短杖,地形低处用长杖。迈步时,主要用长登山杖承力支撑身体。
- 过小溪、浅水滩:先出双杖扎在水底,确保稳固后,双脚再踏着高出水面的石块或木头移步。此时登山杖可适当调长,利于身体稳定。
使用登山杖时还需注意定期检查其磨损情况,如发现磨损严重,应及时更换。要根据周围环境和自身安全,合理使用登山杖,避免在索道、用手攀爬的陡坡等地形使用,可将登山杖收短束在背包一侧,腾出手来抓牢铁链或绳子,小心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