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婴幼儿被狗咬伤时,家长需要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 伤口处理
- 清洗伤口: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以去除伤口内的病毒和细菌。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弱碱性清洗剂(如肥皂水)和有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如自来水)。
- 消毒处理: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但不要包扎,保持伤口暴露。如果伤口较深或较大,不要用酒精对伤口内部消毒。
2. 止血包扎
- 压迫止血:如果伤口出血较多,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压迫止血,然后包扎伤口。注意每隔15-20分钟松开1-2分钟,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3. 尽快就医
- 接种狂犬疫苗:被狗咬伤后应尽快带孩子去接种狂犬疫苗。一般需要在咬伤后的第0、3、7、14和28天各接种1剂,共5剂。如果咬伤情况严重,还可能需要同时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伤口处理:医生会根据伤口的情况进行进一步处理,如清创术和缝合,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 观察宝宝状态
- 密切观察:在接种疫苗后,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5. 安抚宝宝情绪
- 给予安全感:宝宝被狗咬可能会受到惊吓,家长要耐心安抚,给予足够的安全感,减轻宝宝的心理创伤。
6. 预防措施
- 教育孩子:家长应教育孩子如何与狗互动,避免激怒或惊吓狗。
- 避免接触:尽量避免让孩子与流浪狗或未知健康状况的狗接触。
- 接种疫苗:可以考虑为孩子接种狂犬病疫苗,尤其是对于经常接触狗的孩子来说。
通过以上急救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确保宝宝的健康和安全。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