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丝虫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法:
1. 病原治疗
- 乙胺嗪:对丝虫的成虫及微丝蚴均有杀灭作用,其疗效对马来丝虫病较班氏丝虫病优,但不良反应前者较后者重。口服后在肠内迅速吸收,在体内代谢,几乎全部由尿排出。
- 左旋咪唑:对班氏及马来丝虫病均有近期疗效,但远期疗效较差。如与乙胺嗪联用可加强疗效。不良反应较乙胺嗪大,主要是发热、头痛、四肢酸痛、乏力等。
- 呋喃嘧酮:对班氏丝虫成虫及微丝蚴均有显著的杀灭作用。其不良反应与乙胺嗪相仿。
- 单剂量乙胺嗪或单剂量乙胺嗪加单剂量伊维菌素:两药治疗丝虫病均有效,但联合用药疗效更佳。
2. 对症治疗
- 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扑尔敏)、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仙特敏),用于早期过敏反应出现的发热、咳嗽、哮喘等症状。
- 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用于减轻过敏反应。
- 胸穿抽液:如因胸腔积液导致胸闷、气急等,则应进行胸穿抽液。
3. 手术治疗
- 胸导管结扎术、淋巴清扫术等:对于出现严重淋巴阻塞、乳糜胸等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4. 中医治疗
-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络散结的中药方剂:用于调理气血,改善症状。
5. 预防复发
- 个人卫生:患者在治疗后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再次感染丝虫。
- 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复发。
治疗效果
胸部丝虫病一般不危及生命,早诊断和治疗,可很快恢复。晚期常因合并感染而危及生命。
胸部丝虫病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病原治疗、对症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