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
根据新国标电动车的安全技术规范,当车速超过15公里/小时时发出提示音是强制要求,主要目的是保障行车安全。以下是相关说明:
一、新国标强制要求
-
速度限制与提示音
新国标规定电动车时速超过15公里/小时时,需持续发出“滴滴滴”提示音,声音强度控制在55dB-62dB之间,符合国家室内噪音标准。
-
声音频率与持续时间
提示音每3秒触发一次,单次发音持续约700毫秒,确保骑行者能够及时察觉速度变化。
二、声音设计的合理性
-
15公里/小时的特殊性
15公里/小时接近普通成年人快走速度,此时段是电动车使用中较为常见的速度范围。提示音的设置旨在提醒骑行者注意速度,避免因疏忽引发事故。
-
与机动车标准的差异
机动车在60公里/小时才需提醒,而电动车由于体积小、操作灵活,15公里/小时已属于较高速度,因此需要更早干预。
三、常见疑问与建议
-
声音干扰问题
若提示音影响骑行体验,可尝试以下方法:
-
通过遥控钥匙长按“解锁”按钮重启车辆(需关闭电源后操作);
-
检查车辆是否为“假新国标车”,部分违规车辆可能通过改装屏蔽提示音。
-
-
技术改进建议
若车辆提示音异常(如音量过大、频率异常),建议联系专业维修人员检查发声装置是否损坏或被篡改。
四、总结
新国标电动车15公里/小时的提示音设置是出于安全考虑,正常使用中不会对骑行造成显著干扰。若存在实际问题,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解决,而非自行拆除提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