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不建议家长自行给两岁宝宝掏耳朵,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易损伤外耳道:两岁宝宝的外耳道尚未发育成熟,比较狭窄,皮肤也非常娇嫩,且与软骨膜粘连紧密。掏耳朵时若用力不当,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导致皮肤肿胀、引发细菌感染,给孩子带来痛苦,还会影响耳朵的自净功能。
- 易损伤鼓膜: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通常活泼好动,很难在掏耳朵时保持安静配合。如果在掏耳朵过程中孩子突然乱动,掏耳工具可能会损伤鼓膜,引发耳朵发炎等并发症,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听力下降、耳聋、耳鸣等问题。
- 破坏防御功能:耵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耳屎,对耳朵有保护作用,能防止灰尘和飞虫进入耳朵。而且耳朵本身具有清理耵聍的功能,宝宝在日常的运动、咀嚼、张口等动作中,耵聍通常会自行排出。经常掏耳朵会破坏耳道正常的防御功能,还会对耳道皮肤造成刺激和损伤。
不过,如果宝宝耳朵里的分泌物过多,比如形成了耵聍栓塞,对听力产生了影响,或者出现耳朵疼痛、异味、分泌物异常等症状,建议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会使用专业的工具和方法进行处理,比如用耳科镊子取出耵聍、用吸引器吸出耵聍,或者先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等。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轻轻擦拭宝宝的外耳道口,注意不要深入耳道。给宝宝洗澡时,要避免让水进入耳道,洗澡后可以用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口周围的水分。要防止宝宝用手或其他物品挖耳朵,以免损伤外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