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蜘蛛咬伤后,应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毒素类型选择解毒方案。结合现有临床建议,具体处理措施如下:
一、局部解毒处理
-
立即冲洗伤口
- 使用大量肥皂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至少15分钟,减少毒液残留。
- 避免挤压伤口或搔抓,以防毒液扩散。
-
外敷与封闭治疗
- 冰袋冷敷15-20分钟/次,缓解肿胀和疼痛。
- 医生可能用普鲁卡因或地塞米松进行环形封闭,抑制毒素扩散。
-
局部用药
- 红肿瘙痒时,可涂抹炉甘石洗剂、丹皮酚软膏缓解症状。
- 合并感染时,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抗感染。
二、全身解毒治疗
-
抗毒素与激素类药物
- 抗毒蛛马血清:针对严重中毒者,需皮试后静脉注射(36小时内有效)。
- 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减轻炎症和过敏反应,需遵医嘱静脉滴注。
-
对症支持治疗
- 肌肉痉挛时,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
- 出现全身过敏(如呼吸困难),口服或注射氯雷他定、马来酸氯苯那敏。
-
预防并发症
- 血红蛋白尿时,通过补液、利尿和碱化尿液保护肾功能。
- 避免辛辣食物和高温刺激,防止症状加重。
三、就医原则
- 轻症:局部处理后观察48小时,若红肿持续或扩散需就医。
- 重症(如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立即注射抗毒素并急诊治疗。
注意事项
- 大多数蜘蛛无毒,但需警惕毒蛛(如黑寡妇、褐蛛)咬伤,其毒素可致全身反应。
- 若无法确认蜘蛛种类,建议保存蜘蛛样本或拍照供医生识别。
以上方案综合了伤口处理、抗炎抗过敏及特异性抗毒素应用,具体用药需由医生根据病情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