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叮咬部位
跳蚤叮咬多出现在衣物覆盖部位(如裤腰、袜口、胸罩边),而蚊子叮咬常发生于暴露皮肤(如手、面部、脖子)。 -
皮损特征
- 跳蚤咬后皮损为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或斑丘疹,中间可见针尖状红点(口器痕迹),可能形成深红色瘀斑或成群分布。
- 蚊子咬后则呈现针尖大小的暗红色瘀点,周围红肿明显,可能发展成水疱或大疱。
-
症状表现
- 跳蚤叮咬后瘙痒剧烈,可能伴随丘疹、风团,严重时出现水疱,且症状可持续1-2周。
- 蚊子叮咬以局部红肿、瘙痒为主,通常2-5天消退,但敏感人群可能出现较大红肿或水疱。
-
过敏反应
两者均可能引发过敏,但跳蚤叮咬更易导致严重瘙痒和继发感染,而蚊子叮咬的过敏多表现为红肿扩散或全身性症状(如发热)。
提示:若出现严重过敏或感染(如化脓、发热),需及时就医。日常可通过保持环境卫生、使用驱虫剂减少叮咬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