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咬伤后需立即用肥皂水或碱性溶液冲洗伤口,冰敷缓解肿痛,并视情况使用抗过敏或抗休克药物,严重者需及时就医。 以下是具体急救步骤和注意事项:
-
快速清洗伤口
被咬后第一时间用肥皂水、5%-10%碳酸氢钠溶液或清水反复冲洗,中和蜈蚣毒液中的酸性成分,减少毒素吸收。避免用拔火罐等错误方法吸出毒液,以免加重损伤。 -
局部处理与止痛
- 冰敷:用冰袋冷敷咬伤处,每次15-20分钟,可减轻肿胀和疼痛,同时减缓毒液扩散。
- 药物外涂:若条件允许,可涂抹南通蛇药片糊剂或如意金黄散,帮助消肿解毒。
-
观察全身反应
若出现头痛、恶心、过敏(如皮疹、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症状,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根据情况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激素(如地塞米松)或升压药物(如多巴胺)进行抢救。 -
避免错误操作
- 结扎肢体时间不超过1小时,防止缺血坏死。
- 不要挤压伤口或自行切开排毒,以免感染或加速毒素扩散。
总结:蜈蚣咬伤虽多数不致命,但及时正确的处理能有效降低风险。轻微症状可自行处理,若出现全身反应或咬伤者为儿童、过敏体质者,务必尽快送医。日常避免徒手接触蜈蚣,减少被咬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