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缺陷或工艺不当
不锈钢在盐雾测试中生锈的原因可分为材料缺陷和工艺问题两大类,具体分析如下:
一、材料缺陷
-
碳含量过高
304不锈钢含碳量≤0.08%,但焊接过程中碳化物析出会降低焊缝区域的耐腐蚀性,导致晶间腐蚀(焊接侵蚀)。
-
杂质或成分不达标
若不锈钢中硅、磷等杂质含量过高,或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未达到标准,会削弱其防锈能力。
-
老旧材料腐蚀性较弱
如1Cr18Ni9Ti等老式不锈钢耐腐蚀性较差,需通过涂镀或喷漆等工艺提升性能。
二、工艺问题
-
焊接工艺不当
-
焊缝反面未受氩气或熔渣保护,直接暴露在盐雾中氧化生锈;
-
点焊部位存在金属飞溅物未清理,引发原电池反应导致生锈。
-
-
表面处理缺陷
-
镀膜基体存在微裂、孔洞等缺陷,形成腐蚀电池,导致镀层破损;
-
密网材料若未达到304不锈钢标准,本身耐腐蚀性不足。
-
-
测试环境问题
-
盐雾浓度过高或测试时间过长;
-
盐雾试验前试片未风干,表面残留水分引发腐蚀。
-
三、其他注意事项
-
盐雾试验标准 :锈蚀产物未覆盖原始表面或出现流痕状锈蚀时即判定失败;
-
修复建议 :生锈部位需打磨除锈,焊点需精细处理,材料选择应符合规范。
建议针对具体问题排查材料成分、工艺流程及测试规范,必要时咨询专业机构进行检测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