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逢春”是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
释义
指枯萎的树木遇到春天重新焕发生机,比喻濒临绝境的事物或人重获希望与转机。 -
出处
最早出自宋代释道原的《景德传灯录》:“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希有。’” -
用法特点
- 语法结构为主谓式,在句子中可作主语、谓语或定语,含褒义。
- 常见于描述自然现象或人生际遇的逆转,例如:“历经破产危机后,这家企业犹如枯木逢春,再次崛起。”
-
近义词
枯树生花、绝处逢生、起死回生。 -
反义词
生不逢时、暗无天日。
关于“儿憩止痒”部分,目前提供的资料未包含相关有效信息。若存在笔误或需进一步说明,建议补充具体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