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习性
-
栖息环境:
- 马陆性喜阴湿,通常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如草坪土表层、土块下、石块下面或土缝内。
- 它们常见于腐烂的原木、落叶堆、堆肥下以及潮湿情况下的瓷砖、石头、花盆和成堆的碎片下。
- 在人类居住地附近,马陆常见于护根物、花园的落叶和堆肥下,以及潮湿情况下的瓷砖、石头、花盆和成堆的碎片下。
-
运动行为:
- 马陆是一种相对不灵活的节肢动物,移动缓慢,主要适应在基质中挖洞。
- 它们的触角可以独立地摆动以定位一个开口,灵活的部分是可压缩的,可以挤过狭窄的裂缝。
- 马陆的运动方式类似于某些蜈蚣和蚯蚓的运动方式,通过滑动的躯干节段加上腿的推力,以通过小裂缝和开口。
-
防御行为:
- 大多数马陆是夜行动物,通常避光,缺乏主动防御,是无害的,也不咬人。
- 为了躲开一些哺乳动物和鸟类等捕食者,它们可能会试图离开,有些会滚成一个球或把身体盘绕卷成一个紧密的螺旋状保持不动,这样就只露出坚硬的外骨骼了。
- 许多马陆会喷射出有毒或恶臭的化学物质来击退捕食者,这种刺激性液体在每个节段的特殊腺体中产生,并通过侧向臭腺孔释放。
2. 分布区域
-
全球分布:
- 马陆分布于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
- 它们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从热带地区到温带地区都有其踪迹。
-
具体分布:
- 在中国,马陆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湖南、江西等地。
- 在欧洲,马陆在洪泛平原上生存有一种“冒险策略”,即结合高繁殖率、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的分散和再迁徙。
3. 生态价值
-
分解者:
- 马陆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分解者,主要以腐殖质、植物碎屑等为食,是生态系统物质分解的最初加工者之一。
- 它们通过摄取这些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营养物质,同时也加速了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循环过程。
-
环境影响:
- 马陆的活动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它们在土壤中爬行时,会松动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
- 马陆的排泄物也富含营养物质,可以为土壤提供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
马陆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对人类生活造成一些困扰,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很高的生态和科学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