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典型症状
- 特征性皮损:游走性坏死性红斑是主要标志,初期表现为摩擦部位(如腹股沟、臀部)的红斑,逐渐发展为水疱、糜烂、结痂,愈合后遗留色素沉着,病变呈周期性反复。
- 代谢异常:约90%患者出现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但症状较轻(如口渴多饮),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
- 其他表现:舌炎(鲜红色或糜烂疼痛)、口角炎、腹泻、贫血、体重下降,部分患者伴精神异常(如抑郁)或静脉血栓。
2. 病因与发病机制
- 肿瘤分泌异常:胰岛A细胞瘤分泌过量胰高血糖素,导致蛋白质、脂肪分解亢进,引发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
- 皮肤损伤机制:可能与低氨基酸血症、锌缺乏或胰高血糖素直接刺激皮肤有关。
3. 诊断要点
- 实验室检查: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显著升高(>1000 pg/ml),血糖升高或糖耐量异常,低氨基酸血症。
- 影像学检查:CT、MRI或超声可发现胰腺肿瘤,常转移至肝脏或淋巴结。
- 病理活检:皮肤活检可见表皮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等特征性改变。
4. 治疗与预后
- 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后皮损多在2周内消退,血糖恢复正常。
- 药物治疗: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或锌剂缓解皮损,靶向药物(如依维莫司)用于无法手术者。
- 化疗:对转移病例可采用链佐霉素等化疗药物。
5. 流行病学特点
- 发病率极低(约1/2000万),多见于40-70岁绝经后女性,恶性率高达60%-70%。
若出现特征性皮损合并代谢异常,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