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部症状
- 若出现剧烈疼痛、红肿、水疱或瘀斑,可能是蝎子、蜈蚣等毒性昆虫叮咬。
- 若叮咬处麻木、肿胀明显,需警惕蜂类蜇伤或蛇咬伤(毒蛇牙痕多呈两点或数点)。
-
全身症状
- 头晕、恶心、呕吐、心悸等可能是中毒反应,常见于蜂蜇、蜱虫咬伤或蝎子叮咬。
- 发热、寒战、肌肉酸痛或呼吸困难,提示可能为蜱虫传播疾病或严重过敏反应。
-
特殊表现
- 被隐翅虫咬伤后,局部可能出现糜烂、渗液;被疥虫咬伤则可能形成小丘疹或水疱。
- 若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可能是神经性毒素作用。
建议处理措施:
- 立即用清水冲洗伤口,避免挤压毒液。
- 外涂风油精、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全身反应,尽快就医。
- 保留虫体残骸(如有)供医生鉴别种类,针对性治疗。
注意:春季野外昆虫活跃,踏青时建议穿长袖长裤,携带驱蚊剂,减少皮肤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