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多糖贮积症(黏多糖沉积病)最明显的症状集中在外貌特征改变和骨骼畸形,具体表现如下:
一、典型外貌特征
-
面容异常
- 头大且呈舟状,前额突出,眉毛浓密,鼻梁低平,鼻孔上翻
- 嘴唇厚大,牙龈增生,牙齿细小且间距宽
- 皮肤粗糙增厚,发际线低,毛发浓密。
-
眼部改变
- 角膜混浊(I型、VI型等分型常见),严重者可致失明。
二、骨骼发育异常
-
身材矮小
- 2~3岁后生长停滞,躯干短小,脊柱后凸或侧弯,鸡胸,膝外翻。
-
关节畸形
- 大关节僵硬(如肘、肩、膝关节活动受限),手部呈“爪形手”。
三、其他突出症状
-
智力障碍
- I型、II型、III型患者常出现智力落后,严重者智力水平仅相当于2~4岁儿童。
-
内脏异常
- 肝脾肿大,腹部膨隆伴脐疝或腹股沟疝(术后易复发)。
-
器官功能损害
- 听力下降、视力障碍(角膜混浊或视网膜病变),晚期可出现心力衰竭、呼吸道梗阻等。
不同分型的显著差异
- I型(Hurler综合征):面容粗陋最典型,伴角膜混浊和严重骨骼畸形。
- II型(Hunter综合征):以智力障碍为主,无角膜混浊。
- III型:突出表现为进行性神经系统退化和精神行为异常,外貌改变较轻。
- IV型:严重骨骼畸形(如颈椎不稳定、脊髓受压),但智力正常。
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分型密切相关,I型、II型、VI型等重型患者症状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