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迁延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个体化用药方案,目前尚无明确“根治”药物,但通过规范治疗可实现临床治愈。以下是常用药物及治疗原则:
一、核心治疗药物
-
糖皮质激素
- 药物选择:泼尼松、甲泼尼龙等。
- 作用:控制炎症反应,改善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
- 注意事项:长期使用需监测内分泌紊乱、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
免疫抑制剂
- 常用药物: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环孢素A、他克莫司等。
- 适用情况:激素效果不佳或反复发作时使用,需维持治疗0.5~1年。
- 副作用管理:注意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需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二、辅助药物
-
利尿剂
- 药物选择:呋塞米、氢氯噻嗪等。
- 作用:缓解水肿及高血压症状。
- 注意事项: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避免低钾血症。
-
保护肾功能药物
- 常用药物:百令胶囊、海昆肾喜等中成药。
- 作用:辅助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
三、其他治疗原则
- 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低于3g,减轻肾脏负担。
- 感染控制:清除龋齿、扁桃体炎等感染灶,必要时使用肾毒性小的抗生素。
- 定期随访:监测尿常规、肾功能及药物副作用,调整治疗方案。
四、注意事项
- 避免使用非必要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 部分患儿可能需长期维持治疗,擅自停药易导致病情反复。
规范治疗下,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需警惕进展为慢性肾炎的风险。具体用药方案应根据患儿年龄、病情活动度及个体反应,由专科医生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