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审核通过后,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后续处理:
一、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
时间要求
需在工伤职工康复或满足一定医疗期后申请,通常为治疗终结或劳动能力恢复后。
-
所需材料
-
工伤认定决定书
-
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
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工资单等)。
-
-
申请机构
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交申请。
二、申请工伤待遇
-
社保部门审核
提交材料后,社保部门将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审核工伤待遇,包括医疗费用、伤残补助等。
-
用人单位责任
-
已缴纳工伤保险:社保部门支付工伤津贴,用人单位承担剩余赔偿(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就业补助金)。
-
未缴纳工伤保险:用人单位需承担全部赔偿费用。
-
三、协商与法律途径
-
协商赔偿
可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赔偿金额,建议保留协商记录。
-
仲裁或诉讼
-
若协商失败,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注意仲裁时效为1年)。
-
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15日内向社保部门申请复议或3个月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
四、注意事项
-
时效性 :工伤认定申请需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提出,劳动能力鉴定需在医疗终结后12个月内提出。
-
证据保留 :治疗记录、费用发票等材料对索赔至关重要。
-
单位责任 :用人单位若拒不支付,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通过以上步骤,可依法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建议全程保留书面证据,并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操作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