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淋巴管瘤是一种由淋巴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主要由内皮细胞排列的管腔构成,内含淋巴液。根据组织结构的不同,临床上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单纯性淋巴管瘤
- 表现:表现为群集、深部、张力性水疱,组成斑片状。水疱大小在1至3毫米之间,通常不超过1厘米,内容物似粘液,有时带有血性水疱,呈淡紫色和暗红色。水疱下方的皮下组织有轻度的弥散性水肿,偶见整个肢体肿胀
- 常见部位:常见于颈部、上胸部、肢体近端等处。舌部也可能发生,导致舌炎,并容易并发上呼吸道感染
2. 海绵状淋巴管瘤
- 表现:这是淋巴管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可以很小,但也可以很大,甚至侵及一个肢体。病损为境界不清的海绵状皮下组织肿块或弥漫性肿胀,质软,硬度如脂肪瘤。除非伴有血管瘤,否则表面一般无颜色改变
- 常见部位:52%的损害侵犯头颈部,30%在下肢,16%在臂及腋部,20%在躯干。发生在颊部及舌部者多为单纯海绵状淋巴管瘤,而颈、腋、口腔底部及纵隔者以合并囊性者为多见
3. 囊性淋巴管瘤
- 表现:通常为多房性、张力性皮下组织肿块,但不能压缩。大多发生于颈部,尤其是颈后三角,偶有发生于腋、腹股沟及腹膜后区者。通常进行性增大,膨胀性扩大,但也可不变大,很少数病例还可自然消退
- 常见部位:起源于颈后三角者有向颊、耳下腺区域发展倾向,或下达纵隔。在颈前三角者,则倾向于侵犯舌部及口腔底部
症状
- 出血:淋巴管瘤常以出血为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内血肿。
- 头痛:表现为搏动性头痛,位于病侧,可伴颅内血管杂音。
- 癫痫:一般发病多为全身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局限性发作有定位意义。
- 局源症状:如精神异常,偏瘫、失语、失读、失算等。幕下者多见眩晕、复视、眼颤及步态不稳等。
- 呼吸困难:肿瘤压迫气道和静脉时,可导致呼吸困难
- 单边颈部淋巴结肿胀:淋巴管瘤通常会引起单侧颈部淋巴结肿胀
诊断与治疗
- 诊断: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透光试验、B超、CT等检查有助于确诊
- 治疗:治疗原则包括期待自愈疗法、注射疗法和手术治疗。较小且不影响功能的淋巴管瘤可以观察随诊1-2年,无消退反而增大者再行治疗
预后
淋巴管瘤通常不会自行消退,但通过适当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很少复发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外科淋巴管瘤。如果有更多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