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症状
- 腹部胀满:患者会感到腹部异常膨胀,严重时腹部膨隆高于胸部,甚至出现青筋暴露、脐孔突出。
- 皮色与脉络异常:腹部皮肤颜色可能呈现苍黄或萎黄,皮下血管(脉络)显露,这是鼓胀的典型体征。
- 伴随症状:常伴有乏力、食欲减退、尿量减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出血倾向(如鼻衄、齿衄)或黄疸。
病因与证型
鼓胀多因长期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湿停滞于腹中而成。根据症状表现,可分为以下证型:
- 气滞湿阻:腹胀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食后加重,嗳气后稍舒。
- 水湿困脾:腹部胀满如囊裹水,下肢浮肿,精神困倦,小便短少。
- 湿热蕴结:腹大坚满,烦热口苦,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
- 肝脾血瘀:腹大坚满,脉络怒张,胁腹刺痛,面色晦暗,有血痣或赤缕红丝。
治疗与管理
- 中医治疗:根据不同证型,采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温阳利水等法,常用方剂包括柴胡疏肝散、实脾饮、调营饮等。
- 日常护理:建议低盐饮食,避免情绪波动,适当休息,定期监测体重和腹围变化。
鼓胀的诊断和治疗需结合现代医学检查(如B超、CT等)以明确病因,常见于肝硬化、腹膜疾病等。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