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修补、灌浆法、裂缝修补
混凝土表面修补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维护措施,主要用于修复裂缝、麻面、空鼓等缺陷,延长结构使用寿命。以下是综合权威资料的分类修补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常见缺陷类型及对应修补方法
-
表面麻面
-
原因 :模板表面粗糙、未清理干净或拆模过早导致。 - 修补方法 :
-
表面需装饰抹灰时,直接抹平压光;
-
无需装饰时,用水湿润后用1:1水泥砂浆抹平,覆盖草帘保湿养护7天以上。
-
-
-
裂缝修补
- 宽度较窄(<5mm) :使用环氧树脂胶液或聚合物注浆料填充,配合压力注浆法增强整体性。 - 宽度较大 :需清理裂缝后,先用填缝胶封闭,再灌入高强度细石混凝土,振捣密实。
-
蜂窝麻面/空鼓
- 蜂窝麻面 :凿除劣质混凝土,清理浮石后,用1:2水泥砂浆或环氧砂浆填补,分层振捣密实。 - 空鼓 :清除空鼓砂浆后,用块状修补材料填充,确保贴合度。
-
孔洞/凹陷
- 小孔洞(<2cm) :用高压水冲洗后,填补半干性细石混凝土,定期修护。 - 大孔洞 :需支模灌入高强度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养护。
-
钢筋暴露
- 清洗钢筋表面浮灰后,涂刷钢筋保护剂,再覆盖1:2水泥砂浆包裹。
二、修补材料选择建议
- 环氧树脂类 :适用于裂缝封闭、抗渗性要求高的区域。- 聚合物注浆料 :用于贯穿性裂缝或蜂窝状缺陷,配合压力设备注入。- 水泥砂浆 :经济实用,适合表面修补或低强度缺陷。-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搭配专用胶粘剂使用,提升承载力。
三、注意事项
- 施工前处理 :清除缺陷区域浮石、灰尘,修复钢筋表面锈蚀。2. 分层施工 :灌浆或填补时分层振捣,避免空鼓。3. 养护要求 :修补后保湿养护7天以上,确保强度达标。4. 规范操作 :模板拼接严密,避免漏浆或跑模。通过科学分类修补和规范施工,可有效恢复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