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处理、灌浆、填充或加固
混凝土楼面裂缝处理需根据裂缝宽度、类型及对结构的影响程度选择合适方法,具体处理方案如下:
一、裂缝宽度分类与处理原则
-
0.05-0.2mm(细裂缝)
- 采用表面处理法,如环氧胶泥涂抹或碳纤维布粘贴,防止钢筋锈蚀并提高耐久性。
-
0.2-0.3mm(微裂缝)
- 可用低压注浆法或灌浆法,通过环氧树脂等材料填充裂缝,确保充分渗透。
-
>0.3mm(宽裂缝)
- 需开V型槽或U形槽,清理后用高强度混凝土(如微膨胀混凝土)填充,配合养护。
-
贯穿性裂缝
- 必须采用灌浆法或化学灌浆法,如高压水枪冲洗后注入PCCM(聚丙烯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防止渗漏。
二、具体处理方法
-
表面处理法
- 清理裂缝表面灰尘,涂抹环氧胶泥或聚合物水泥砂浆,封闭裂缝后养护。
-
灌浆法
- 裂缝凿槽后,从一端或分段灌入环氧树脂等灌浆材料,压力控制在0.3MPa左右,避免爆裂。
-
填充法
- 开V型槽填充水泥砂浆或微膨胀混凝土,填平后表面打磨光滑。
-
结构补强法
- 适用于超荷载或火灾等严重裂缝,通过粘贴钢板、增设梁柱或预应力筋加固结构。
三、注意事项
-
施工前处理
- 清除裂缝表面松散物,湿润基层,冬季需保温保湿。
-
材料选择
- 优先选用高强混凝土或掺纤维混凝土,提高抗裂性能。
-
养护要求
- 灌浆或填充后需覆盖塑料薄膜或喷水养护7天以上,确保材料固化。
-
安全措施
- 润泵砂浆等流动性材料需专用设备吊运,避免直接浇筑导致浪费。
四、特殊场景处理
-
钢筋锈蚀 :配合钢筋防裂网或环氧涂层处理。
-
渗漏处理 :化学灌浆时需在金属阀处包裹油毡或铝箔,防止浆液渗漏。
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修复混凝土楼面裂缝,恢复结构功能并延长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