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孔、补浆、养护
关于承重柱浇筑空洞的处理方案,需根据空洞程度、结构安全等级及施工条件综合判断,具体措施如下:
一、处理步骤
-
清理与支撑
-
先将空洞内的浮浆、松散混凝土及杂物彻底清除,避免后期沉淀或坍塌。
-
在底部设置临时支撑结构,用木桩或钢梁加固,确保填充时柱体稳定。
-
-
修补空洞
-
对于20厘米左右的空洞,需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如C14级)补浇,填补时从柱底开始,沿高度分层浇筑,避免漏浆。
-
补充材料可选用豆石、细石混凝土或专用灌浆修补料,确保与原混凝土良好结合。
-
-
振捣与养护
-
浇筑完成后需进行振捣密实,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等缺陷。
-
两小时内抹光压实,覆盖草袋并洒水养护,每日至少4次,养护期7天,确保强度达标后拆模。
-
二、注意事项
-
施工环境 :建议在温度20℃左右的条件下进行,避免低温影响混凝土凝固。
-
钢筋保护 :整个过程中需注意保护钢筋,避免因扰动导致变形或断裂。
-
及时处理 :若空洞较大或结构安全受影响,需立即停止施工,委托专业机构评估后加固。
三、附加加固方法(适用于严重破损)
-
增大截面法 :在柱体两侧或四周外包混凝土,提升承载能力,但施工周期较长。
-
碳纤维布加固 :沿柱周包裹碳纤维布,耐腐蚀且施工便捷,但需控制环境温湿度。
-
外包钢加固 :通过钢束或钢板包裹柱体,增强抗拉强度,适用于高荷载场景。
四、预防措施
-
混凝土浇筑前需检查配合比、振捣工艺及钢筋保护措施;
-
建立施工日志,及时发现并处理浇筑异常。
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结构安全隐患,建议由专业建筑团队评估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