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糖原贮积病Ⅳ型(GSD-Ⅳ)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先天性代谢障碍疾病,由淀粉-1,4-1,6转葡萄糖苷酶(糖原分支酶)缺陷引起,导致异常支链淀粉样多糖在肝脏、心脏、神经肌肉系统等组织中异常蓄积。
核心特征
-
病因与机制
- 基因缺陷:糖原分支酶活性缺失,导致糖原分子结构异常(支链淀粉样多糖),无法正常代谢分解。
- 蓄积部位:主要累及肝脏、心脏及神经肌肉组织,长期蓄积引发器官病变和功能障碍。
-
临床表现
- 肝脏受累:婴儿期表现为腹胀、肝脾肿大、发育迟缓,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
- 肌肉症状:肌张力低下、运动不耐受,严重者出现呼吸肌无力或衰竭。
- 心脏问题:心肌病、反复心力衰竭。
- 病程差异:新生儿期可能出现致命性神经肌肉病变,部分患者表现为非进展性肝病。
-
病程分期与并发症
- 代偿期:轻度乏力、肝脾肿大,影像学显示肝功能异常或门静脉高压。
- 失代偿期:严重黄疸、腹水、凝血障碍,常因肝功能衰竭或感染死亡。
预后与诊断
- 诊断方法:基因检测明确酶缺陷,结合肝活检及临床表现评估。
- 预后:多数患者因慢性肝功能衰竭或感染死亡,少数轻症患者可存活至成年。
该病需与黏多糖贮积病Ⅳ型(影响骨骼和角膜)区分,后者由溶酶体酶缺陷导致黏多糖蓄积,临床表现以骨骼畸形为主。